當舖的格局十分特別,門前牆壁上書有一個碩大無比的" "字,大到二、三米見方,令人觸目驚心。當舖四周有很高很堅固的圍牆,通常用整塊石板做牆腳,俗稱"石蕭牆",可防止鄰居失火而蔓延的火勢,當然也為了防止偷盜。當舖大門的影壁上,往往掛有"裕國便民"一類自我吹噓的牌子。當舖的門也很別致,門框用大石條砌成,門上釘了密密的竹條,或用鐵皮包著,漆成黑色,紹興人稱它為石庫台門。在門框上還掛著一塊長方形的黑底金字招牌,上首橫書店名,正中是一個大" "字,當字占了招牌的四分之三的地位。進當舖大門後,便是天井,穿過天井,是和天井等長的廊簷,裏面才是櫃檯。大當舖以至小押店,均設置二米左右的特高櫃檯,一般身材的人須踮腳仰頭,雙手舉直,才能到櫃檯去交貨、接錢。魯迅成年後身高不過一米六十,十多歲時上當舖,難怪他說這櫃檯有他"一倍高"了。高櫃檯上有木柵欄或鐵柵欄,留有幾個視窗。存放當品的地方分一般庫房和首飾庫房。庫裏裝有護牆板。總之,當舖的建築設施是一切從安全考慮的。那氣派和威勢,恰如一個大虎口,令人望而生畏。
魯迅小時候上當舖,進出最多的要數東鹹歡河沿的"恒濟當"。這當舖的老闆是夏宗彝(1848-1919),字槐青。他的父親夏戒三在安徽做幕僚。當時夏家是忠於清王朝的官僚地主。1861年,太平軍攻克紹興時,夏家有些人被太平天國鎮壓。事後,清政府讚譽夏家"忠義萃於一門"。夏槐青三十歲起進入官場,先後在陝西、江蘇等地任知縣。後來,夏槐青返回故鄉紹興,"樂善好施",開設恒濟當舖,也算是一種善舉。當魯迅的祖父周福清做官時,夏槐青與他稱兄道弟,逢年過節,還互有贈禮,把魯迅視為"王子",而當周福清下獄,魯迅家家道中落時,他就換了一副臉孔,少年魯迅拿了首飾、衣服上他的當舖時,就受到奚落和侮蔑。魯迅在恒濟當裏飽嘗了世態炎涼,"看見世人的真面目"。
當舖的老闆、經理當然是十分兇狠的剝削者,朝奉先生雖然是被雇來的職員,但也不失為老闆、經理的幫兇。他們能"眼觀四面,耳聽八方",善於察顏觀色,嫺熟行業暗語,識得"三教九流"。朝奉先生確是很有豐富的處世經驗的,無論任何人進門,他們總要打量一番,如是熟識的官僚豪富,則點頭哈腰,竭盡奉迎之能事;如是讀書人模樣的,朝奉先生說話也許會和氣一些,如是窮苦百姓,則奚落淩辱,不遺餘力,實為小民所不齒和憎恨。
當舖是搞抵押貸款的,是一種殘酷的高利貸剝削。那時,社會上流傳的"窮死莫去當,屈死莫告狀"的話語,正反映了當舖盤剝的殘酷性。
本網頁各鏈結標題及鏈結內容歸原權利人所有 翻拷必究 優質借貸黃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