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將出新舉
昨天舉行的“上海產權市場發展十五周年座談會”上,市金融服務辦公室有關負責人透露,攜手上海產權市場,市金融辦將推出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新舉措,來打通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融資、交易通道,進一步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這是上海落實國務院意見、加快推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又一創新。
2006年底,上海銀行與浦東新區科委共同搭建科技型小企業融資平臺,率先嘗試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通過知識產權質押給擔保公司,由銀行向科技企業提供貸款。該模式被稱為“浦東模式”。
去年10月,上海銀行對“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進行調整。單筆借款上限由100萬元人民幣提高至200萬元,借款期限最長從1年延長至3年,受理範圍由該行浦東分行擴大至上海地區的所有支行。
據統計,截至去年底,上海銀行已累計為34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發放貸款48筆,累計金額達到5870萬元。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浦東模式”規模較小,科技型中小企業還面臨著知識產權質押擔保難等問題。而知識產權交易流動不足,也會對銀行產生一定的風險衝擊。
據透露,市金融辦此次聯手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共同推出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新舉措,將借助產權市場平臺,有效推動知識產權的流轉,大大降低銀行風險。同時,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商標、專利等知識產權經過相關機構登記、鑒證、評估後,或可直接質押給銀行取得貸款。另外,企業可以通過知識產權交易的形式,來融得發展所需資金。新舉措推出後,將有望面向全市推廣,張江高科(600895,股吧)技園區、上海知識產權園、漕河涇開發區等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業將從中受益。